請留意全版內容,您就會找到驚喜!
A380 Air Bus
空中巴士A380是法國空中巴士公司的最新巨型客機,也是全球載客量最高的客機,有「空中巨無霸」之稱。A380為雙層四引擎客機,採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時可承載850名乘客,在典型三艙等配置(頭等-商務-經濟艙)下也可承載555名乘客。該型號的原型機於2004年中首次亮相,至2005年1月18日,空中巴士於土魯斯廠房為首架A380舉行出廠典禮。A380於2005年4月27日首飛成功,並於同年的11月11日,首次跨洲試飛抵達亞洲的新加坡。A380預計將於2007年正式付運予買家。現時全球有十多家航空公司訂購A380。
A380在投入服務後,將打破波音747統領35年的紀錄,成為世上載客量最大的民用飛機,不過載重量最大的民用飛機仍是烏克蘭安托諾夫製的An-225夢想式運輸機[1]。
目錄
[顯示]
* 1 歷史
o 1.1 研發
o 1.2 測試
* 2 設計
o 2.1 機種型號
o 2.2 駕駛艙
o 2.3 引擎
o 2.4 乘客便利設施
* 3 訂單
o 3.1 交付
* 4 技術擔憂
* 5 瑣事
* 6 詳細規格
* 7 媒體
* 8 參考
* 9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編輯] 研發
空中巴士於90年代早期開始超大型客機的研發計畫,除為了完善空中巴士機種,填補超大型客機的空白外,還希望藉以打破波音747在超大型客機市場的壟斷。麥道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計劃,但最終失敗收場。每家飛機製造商都希望能製造出747的後繼者,但他們都明白到要賺取盈利的話,600座至800座客機的市場只能容納一種飛機。過去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機已證明瓜分這些細小市場的風險。1993年1月波音與數家空中巴士的合夥飛機製造商開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飛機(Very Large Commercial Transport,VLCT)的可行性,並以合作建造的形式為目標。
首架A380於圖盧茲廠房亮相
首架A380於土魯斯廠房亮相
1994年6月,空中巴士開始研發自己的超大型飛機,名為A3XX。空中巴士曾經考慮過幾個方案,包括將兩組空中巴士A340機身邊靠邊併合為一組機身,而A340是當時空中巴士最大的機種。A3XX將與VLCT計劃和波音的747後繼者—747X競爭,747X是將波音747上層客艙加長以容納更多乘客。VLCT計劃於1996年7月終止,波音亦於1997年1月叫停747X計劃,但於2005年11月推出747-8前曾多度重提747X計劃。1997年到2000年期間發生度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前景不明朗,空中巴士修訂其設計,與波音747-400比較下可節省15%至20%營運成本。
2000年12月19日,剛重整架構的空中巴士管理層表決通過投資88億歐元於A3XX計劃上,並訂名為A380,當時已經有6家航空公司訂購共55架A380。A380於2001年初正式定型,第一組A380機翼於2002年1月23日開始建造,原型機各部件已完成生產並陸續由海陸空三路運往空中巴士在法國土魯斯的廠房進行總裝。在第一架A380出廠時計劃的開發成本已經飆升至110億歐元。
[編輯] 測試
A380的原型機(序號為001,登記號碼為F-WWOW)於2005年1月18日在土魯斯廠房舉行出廠典禮。首航則在同年4月27日在土魯斯起飛,當時載著6名機組人員、測試儀器及水袋,起飛重量為421噸。雖然這只是A380的最高起飛重量的75%,但已經打破當時客機的起飛重量紀錄。
2005年11月11日,A380首次進行跨洲長途飛行作宣傳及測試,這次飛行分別飛抵新加坡、布里斯本、雪梨、墨爾本及吉隆坡。11月19日,一架A380以阿聯航空的塗裝飛抵杜拜作展覽。
2006年1月10日,A380首次飛越大西洋抵達哥倫比亞的麥德林(Medellín),以測試在高海拔下的引擎效能。2月6日,A380飛抵北美洲並降落於加拿大伊魁特,作寒冷天氣下的測試;此機及後再飛到新加坡參加2006年亞洲航空展。[來源請求]
2006年3月26日,A380在德國漢堡市進行了緊急撤離測試,853名乘客及20名機組人員,需在黑暗及一半的出口(即8個)被封閉下撤離機倉,結果測試成功地在78秒內完成。三日後,歐洲航空安全局及美國聯邦航空局批准A380可載乘客人數為853人。[2]
2006年9月4日,A380在法國土魯斯進行全機滿載的飛行測試,一共有474位空中巴士職員參與這次飛行測試。12月,A380開始進行全球性的飛行性能測試。[來源請求]
2006年12月12日,歐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官員正式向空中巴士公司頒發A380飛機的機型適航認證證書。[3] 目前A380的機身尚在等待生產認證。[來源請求]
2007年3月,已經有9架A380建造完成,5架進行超過2900小時的飛行。期間A380機隊造訪澳洲、加拿大、中國大陸、哥倫比亞、衣索比亞、法國、德國、冰島、印度、愛爾蘭、日本、馬來西亞、葡萄牙、新加坡、南非、南韓、新加坡、西班牙、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香港[來源請求]
2007年6月8日,編號007的A380進行亞洲之旅,首次拜訪台灣。[4]
A380客艙橫切圖,展示出經濟客艙的座位配置。
A380客艙橫切圖,展示出經濟客艙的座位配置。
2007年9月2日6時26分,A380飛抵香港,為亞洲國際航空展揭開序幕,更在9月3日香港時間早上八時,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突破性以低於二千呎的高度低飛。
空中巴士A380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經過
空中巴士A380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經過
[編輯] 設計
[編輯] 機種型號
現時A380分兩種型號:
* A380-800:客機型,在三級艙佈置下可載客555人,或於單一經濟艙佈置下載人853人,航程為15,200公里8,200海里。[5]
* A380-800F:貨機型,載貨量為150公噸,航程為10,400公里(5,600海里)。 [1]
[編輯] 駕駛艙
A380使用與其他空中巴士機種相似的駕駛艙佈局,程序和操作特徵以減低飛航組員的訓練成本。
駕駛艙有8個15厘米乘20厘米的液晶顯示器。包括2個主要飛航顯示器(Primary Flight Displays,PFD)、2個導航顯示器(Navigation Displays,ND)、1個發動機參數顯示器(Engine Parameter Display)、1個系統顯示器(System Display)和2個多功能顯示器(Multi-Function Display,MFD)。這2個多功能顯示器為飛航管理系統(Flight Management System,FMS)提供簡易操作界面、鍵盤和軌跡球(trackballs),取代3個傳統飛航管理系統。
[編輯] 引擎
一具安裝於A380機翼下的勞斯萊斯Trent 900 引擎
一具安裝於A380機翼下的勞斯萊斯Trent 900 引擎
A380可選配勞斯萊斯特侖特(Trent)900 或 由通用電氣及普惠聯營的發動機聯盟(Engine Alliance)的GP7200 渦輪扇葉發動機。兩款均為應用在波音777客機上的衍生產品。Trent 900為Trent 800的加大型,設有後掠型風扇。[6] 而GP7200使用了GE90的內核及PW4090的渦輪扇及低壓壓縮機。[7] 在銷售上,起初由Trent 900佔上風,及後GP7200成功追上,貼近Trent 900的銷量。
[編輯] 乘客便利設施
初期的公關宣傳強調A380的舒適及空間,讓航空公司可以於機上加設更多設施,例如休息區、酒吧、免稅店及美容院等。最有可能於機上加設此類設施的航空公司為維珍航空,而維珍航空早已於旗下飛機的商務客艙中加設一迷你酒吧,並計劃於將來的A380上增設賭場、雙人床、健身及沐浴設備。
A380會進一步發展波音747為航空史帶來的改革 — 更多座位及較低的座位成本,同時帶來較闊的座位及較好的乘客便利設施。A380於標準三級艙佈置下的載客量為555人,比起波音747-400於相同佈置下多出近35%,但A380的客艙比波音747多近50%,表示每位乘客可享有較多空間。但假如航空公司訂購全經濟客艙佈置的A380,其載客量將為853人,達到A380的最高許可載客量。[8]
[編輯] 訂單
截止2006年4月6日,空中巴士共收到16家航空公司的A380訂單,其中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飛機租賃公司——國際租賃金融公司(ILFC)。現時A380的訂單為158架,其中15架為貨機型號。預計售出250至300架便可達至收支平衡。前空中巴士首席執行官佛吉爾德(Noël Forgeard)預計會售出750架A380。截至2006年,每架A380客機的售價為2.95億美元。[9] [10]
宣佈日期 落實日期 航空公司 投入服務 型號 發動機
A380-800 A380-800F 選擇購買 EA RR
2000年4月30日 2000年7月24日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11] 5 2 *
2000年7月24日 2001年6月18日 法國航空 [14] 2009[來源請求][12] 10 4 *
2000年7月25日 2001年6月17日 國際租賃金融公司(ILFC) 5 5 4
2000年9月29日 2001年7月12日 新加坡航空 [15] 2007 10 15 *
2000年11月29日 2001年3月6日 澳洲航空 2008[來源請求][13] 12 10 *
2000年12月15日 2001年4月28日 維珍航空 2013[來源請求][14] 6 6 *
2001年1月16日 2002年7月12日 FedEx(已取消訂單)[16] 2009 10 10 *
2001年2月27日 2003年6月20日 卡達航空 [17] 2009 2 2
2001年11月4日 2001年11月4日[來源請求][15]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 15 *
2001年12月6日 2001年12月20日 德國漢莎航空 [18] 2009[來源請求] 15 10 *
2003年1月10日 2003年12月11日 馬來西亞航空 [19] 2007 6 *
2003年6月16日 2003年6月16日[16]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 21 *
2004年8月27日 2004年12月28日[來源請求] 泰國國際航空 2010[來源請求][17] 6
2005年1月10日 2005年12月6日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已取消訂單) [20][18] 2009 10 10
2005年1月18日 大韓航空 [21] 2008 5 3 *
2005年1月31日 阿布達比航空 (Etihad Airways) [22] 2008 4 *
2005年1月31日 2005年5月1日 中國南方航空 [23] 2007 5 *
2005年6月15日 2005年6月15日[來源請求] 翠鳥航空 2010 5
2006年4月 2006年5月[來源請求]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19] 2 -2 *
2006年7月23日 2006年12月20日 新加坡 新加坡航空 [20] 2007 9 -9
2006年 10月29日 2006年 12月21日 澳大利亞聯邦 澳洲航空 [21] 2008 8 -8
2006年 12月4日 美國 ILFC [22] 2013 5 -5
2007年 2月16日 未公佈身分客戶[23] 1
2007年 5月7日 2007年 5月7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聯酋國際航空 [24] 2008 4
2007年 5月24日 法國 法國航空 [25] 2009 2 -2
2007年 6月18日 2007年 6月18日 卡塔爾 卡達航空[26] 2009 3
2007年 6月18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聯酋國際航空 [27] 2009 8
小計: 174 0 82 81
總數 174(已確認為165架) 42 163
註:EA 即 Engine Alliance,發動機聯盟。 RR 即 Rolls-Royce,勞斯萊斯。
粉紅色的欄目為有關航空公司雖已宣佈訂購A380,但仍未簽署確實合約。
[編輯] 交付
A380 於巴黎航空展2005中亮相
A380 於巴黎航空展2005中亮相
空中巴士並沒有公開宣佈確實的交付日期。但空中巴士於2005年6月通知各航空公司,指A380的交付日期將延遲6個月。換言之,新加坡航空將於2007年10月15日接收首架A380,澳洲航空則為2007年4月,而阿聯酋國際航空為2008年之前。[28] 其後空中巴士於2006年6月發佈的新聞稿中[24] 警告初期的交付速度會比預期的慢,雖然這不會影響那些已經建造完成及正在試飛的A380,但仍會導致進一步延遲交付至某些航空公司。 然而延遲試飛及簽發適航證表示新加坡航空將於2006年底,甚至2007年初才能接收首架A380。
新加坡航空會使用A380(三艙等配置共471人座)於來往澳洲雪梨及新加坡的航線上。其後則為舊金山航線(香港作中途站),以及直航巴黎及法蘭克福。澳洲航空亦已宣佈將會使用A380(載客量為501人)於洛杉磯至雪梨至墨爾本航線。法國航空將於2007年接收A380,並會使用於巴黎至蒙特利爾及紐約航線。
2006年6月13日,空中巴士發表的一篇新聞稿中指因提升生產速度問題,A380的交付時間表會因而進一步推遲6至7個月。雖然首架A380飛機將於2006年完結前交付,但2007年內的交付數量將只限於9架。最初計劃(2005年前)於2009年底前能交付120架A380,其後第一次延遲將數量減至約90至100架,而現在則進一步減少至70至 80架。此消息令投資者及股東推測空中巴士母公司歐洲航空防務太空公司 (EADS) 的財務負擔會因而上升,導致股價下跌26%。[25] 此亦令空中巴士另一母公司英宇航系統公司的股價下跌。[26]
有報告指新加坡航空、阿聯酋國際航空及澳洲航空均對延遲交付表示憤怒並正考慮提出索償。[29] 然而於2006年7月21日,新加坡航空再增訂9架A380並表示空中巴士的A380工程設計十分可靠,而且於試飛時表現良好,令航空公司十分滿意,延遲交付只是生產問題,並非技術問題。 [30]
2006年6月20日及6月21日,Air Transport World 報導指馬來西亞航空及國際租賃金融公司 (ILFC) 因生產延誤而正研究取消訂購。[31][32]
2006年10月3日,剛上任空中巴士CEO不久的克裏斯蒂安·斯特雷夫(Christian Streiff)經深入研究後宣佈A380計畫將第三度延誤。第一架A380將推遲到2007年10月才交付予新加坡航空,2008年交付13架,2009年25架,2010年將達至最大產能,一年交付45架。A380最大客戶阿聯酋國際航空得知消息後考慮縮減訂單。而維珍航空則把交付日期推遲4年至2013年。空中巴士亦將A380F首次交付日期推遲至2010年。
2006年11月7日,聯邦快遞(Fedex)宣佈因為交機延誤而取消10架A380-800F的訂單,轉向波音訂購15架波音777-200貨機。
2007年3月2日,UPS宣佈有意本年稍後取消10架A380貨機的訂單。[18]
2007年3月1日,空中巴士的母公司EADS宣佈暫停其A380型貨機的生產工作。[33]
2007年5月7日,阿聯國際航空宣佈他們將再訂購4架A380客機,目前一共訂購47架,為A380最大客戶。[來源請求]
2007年5月24日,法國航空發表公司機隊更新計畫中將再訂購2架A380客機(法航將以A380和B777-300ER取代B747機隊)。[34]
2007年10月15日起交付新加坡航空,為三艙等471座配置,該公司於同年10月25日首航營新加坡-雪梨航線。[35]
[編輯] 技術擔憂
1. A380機身龐大,易產生湍流問題,國際民航組織(ICAO)發現,A380客機引起的氣流較波音747客機大,由多個民航組織成立的工作小組建議,A380客機起飛後,中、小型航機要隔3分鐘後才能使用跑道,重型航機亦要等候2分鐘。
2. 空客發言人克拉赫特透露,可載客達555人的A380客機,機翼上星期在法國土魯斯進行靜力測試時,發現機翼尖往上彎曲到7.4米時,即在可承受最大載重量1.45倍時出現破裂,位置是在機翼的兩個引擎之間。據了解,由於國際規例要求機翼必須能承受最大載重量的1.5倍,所以這次的測試結果反映出 A380客機機翼在遇上亂流或進行緊急降落時,可承受的最大重力未能達到標準,離要求還差3.3%。
[編輯] 瑣事
* 於電影《高凶三萬尺》(Flightplan,又譯《空中危機》)中的虛構飛機「E-474」,其全雙層設計及4具發動機均十分類似A380。而名字E-474則明顯是衍生自波音747 (B-747)。
* 在研發初期,空中巴士給A380起了「Megaliner」的綽號。
[編輯] 詳細規格
四款世上最大型飛機的尺寸比較
四款世上最大型飛機的尺寸比較
咖啡色字為A380F 貨機型數據[36][1]
基本資料
* 機師數目:2
* 載客量:555(3級)或 853(1級)
* 載貨量:66.4公噸(146,400磅)貨物,可搭載38個LD3貨櫃或163個貨板
o 152.4公噸(336,000磅)或 158公噸
* 動力裝置:4具渦輪扇葉發動機,每具推動力達 311 千牛頓(70,000 磅力)。勞斯萊斯特侖特 (Trent) 900 或 發動機聯盟 GP7200。
o 4×340 千牛頓(76,000 磅力)。
尺寸
* 長度:73 米 (239英尺6英寸)
* 翼展: 79.8 米 (261英尺10英寸)
* 高度:24.1 米 (79英尺1英寸)
* 機翼面積:845 平方米 (9,100平方英尺)
重量及燃油運載量
* 典型空載重量:276,800 公斤 (610,200 磅)
o 252,200 公斤 (556,000 磅)
* 最大起飛重量 (MTOW):560,000 公斤 (1,235,000 磅)
o 590,000 公斤 (1,300,000 磅)
* 最大燃油運載量:310,000 公升 (81,890 美制加侖)
o 310,000 公升 (或 352,000 公升)
性能
* 典型巡航速度:0.85 馬赫 (約每小時1,050公里 或 每小時647英里 或 562節)
* 最高巡航速度:0.89 馬赫
* 航程:15,200 公里(8,200 海里)[37]
o 10,400 公里 (5,600 海里)
* 最高巡航高度:13,100 米 (43,000英尺)
[編輯] 媒體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Airbus A380
* 正在滑行的A380(檔案資訊)
o 空中巴士A380正向起飛跑道滑行,準備進行第一次飛行的連續鏡頭。2005年4月27日。
o 看不到影片嗎?請參見幫助頁面。
[編輯] 參考
1. ^ 1.0 1.1 1.2 A380 Freighter Specifications Airbus S.A.S - 於2006-09-16造訪。
2. ↑ 空客A380飛機乘客疏散測試成功通過官方認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
3. ↑ 陳俊俠,空客A380獲歐美航空管理機構適航認證,新華網
4. ↑ 全球最大客機A380首度造訪台灣
5. ↑ [http://www.airbus.com/en/aircraftfamilies/a380/a380/specifications.html 空客A380飛機性能
6. ↑ Trent 900 Specifications Rolls-Royce
7. ↑ GP7200 Specifications Engine Alliance
8. ↑ Airbus Evacuates 873 People From A380 in 80 Seconds in Test Andrea Rothman, Bloomberg, 2006年3月26日
9. ↑ Airbus A380 News, URL accessed 2006年6月11日
10. ↑ Orders & Deliveries to 30 June
11. ↑ Airbus A380
12. ↑ Airbus A380
13. ↑ Airbus A380
14. ↑ Airbus A380
15. ↑ Airbus A380
16. ↑ Airbus A380
17. ↑ Airbus A380
18. ^ 18.0 18.1 UPS to Cancel A380 Order,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19. ↑ Airbus A380
20. ↑ [1]
21. ↑ [2]
22. ↑ [3]
23. ↑ [4]
24. ↑ [5]
25. ↑ [6]
26. ↑ [7]
27. ↑ [8]
28. ↑
29. ↑ "Bob Jamieson,More Setbacks for Airbus Superjumbo Jet,ABC News,June 14, 2006。
30. ↑ "David Kaminski-Morrow,Farnborough: SIA shocks the air show by ordering 20 Airbus A350s, nine further A380s,Flight International,2006年6月21日。
31. ↑ "Geoffrey Thomas,MAS prepares to cancel A380 order,ATWOnline,2006年6月20日。
32. ↑ "Aaron Karp,ILFC considers $3 billion A380 cancellation as pressure on Airbus mounts,ATWOnline,2006年6月21日。
33. ↑ 空中巴士母公司EADS宣佈暫停生產A380型貨機,路透社
34. ↑ [9]
35. ↑ [10]
36. ↑
37. ↑ [11]
深海奇景
鬚鯨科是鬚鯨亞目下最大的一個科,包含了兩個屬共計九種鬚鯨。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最大體重達150公噸以上,體型次大的兩種鬚鯨體重也常突破50公噸,就連本科中體型最小的小鬚鯨,體重也可達到九公噸以上。
目錄
[顯示]
* 1 俗名由來
* 2 分佈
* 3 遷徙
* 4 攝食方式
* 5 系統分類
o 5.1 鬚鯨科物種列表
* 6 參考書目
[編輯] 俗名由來
鬚鯨科的成員在英文中通常統稱為rorquals,這個名稱由挪威語演變而來,原意為「有深溝的鯨」(furrow whale),這是因為牠們有一項共通點:自下頷到肚臍間有許多長溝狀的皮膚皺摺,稱為喉腹摺(throat groove 或 ventral pleat),其主要功用在於輔助進食。同屬鬚鯨亞目的灰鯨,以及某些屬於齒鯨亞目的喙鯨類也有類似喉腹摺的構造,不過前者只有四條簡單的摺皺,在數量上與鬚鯨科的數十至近百條相距甚遠;而喙鯨的所謂「喉腹摺」僅是兩頰處各有一道V字型的凹槽。
小鬚鯨在英文裡通常稱作minke,這個名稱的由來可能跟一位挪威或德國籍的捕鯨砲手Meincke有關,據說他曾在二十世紀初的一次捕鯨行動中將小鬚鯨誤認為藍鯨而捕殺;另有一說是這位捕鯨船員認為牠們太小而不值得捕捉,minke是他當時脫口而出的戲謔稱呼。
[編輯] 分佈
鬚鯨科的分佈範圍廣及全世界的海域,藍鯨、長鬚鯨、大翅鯨、塞鯨、與小鬚鯨等在各大洋都可能發現其蹤跡,而布氏鯨則較為特殊,牠們似乎不曾出現在北極或南極周遭的寒冷海域,而是終年停留於溫、熱帶地區。鬚鯨科鬚鯨多半棲息於遠洋而極少接近海岸,布氏鯨與大翅鯨是唯二的例外:通常前者終年皆可在近岸處發現,而後者在每年的南北遷徙途中時常會接近岸邊。
在鬚鯨科中只有最大與最小的兩個物種─藍鯨與小鬚鯨─會游到南極極南端的寒冷海域。長鬚鯨通常不會接近南極的冰棚地區,而塞鯨的活動範圍則更偏北方。(在北半球由於陸地範圍較大,對氣候與洋流的影響程度較強,上述情形較不明顯。)不論是那一種鬚鯨,一般而言體型較大的個體會有接近極區的傾向,而較年輕的鯨則多半留在較偏南(或北)的地方。
[編輯] 遷徙
躍身擊浪的大翅鯨
躍身擊浪的大翅鯨
大多數鬚鯨都在冬季時於溫、熱帶海域繁衍後代,夏季在兩極處取食豐盛的浮游生物與磷蝦,為此牠們每年都得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布氏鯨是鬚鯨科中唯一的例外,牠們似乎沒有明顯覓食期與繁殖季的劃分,部分族群甚至可能不具遷徙性。
[編輯] 攝食方式
各種鬚鯨的食性不盡相同,如藍鯨僅以磷蝦為食,布氏鯨則以小型魚類為主。鬚鯨科的攝食行為有時被描述為「狼吞虎嚥」(gulper),因為牠們的進食方式是張開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時牠們會藉著擴張喉腹摺來增加口腔的容積,接著閉上嘴巴將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會被鯨鬚擋住而留在口中。
[編輯] 系統分類
分類學上將鬚鯨科分為二個亞科,即鬚鯨亞科(Balaenopterinae)與大翅鯨亞科(Megapterinae),兩個亞科之下各僅含一個屬,分別是鬚鯨屬Balaenoptera與大翅鯨屬Megaptera。然而,由各種鬚鯨的種系發生史來看,現行的分類表似乎仍有修改的空間。
2003年11月日本科學家正式宣佈發現新種鬚鯨:Balaenoptera omurai,目前尚無正式通用的英文俗名,中文暫譯為「角島鯨」或「大村鯨」,種名「omurai」源自日本鯨類學者Hideo Omura的姓。角島鯨是在印度─太平洋海域發現,外型上接近長鬚鯨,但體型明顯較小。
[編輯] 鬚鯨科物種列表
以DNA定序為依據編排的鬚鯨科系統演化樹圖
以DNA定序為依據編排的鬚鯨科系統演化樹圖
* 鬚鯨亞科 Subfamily Balaenopterinae
o 鬚鯨屬 Genus Balaenoptera
+ 長鬚鯨 Fin whale, B. physalus
+ 塞鯨 Sei whale, B. borealis
+ 布氏鯨 Bryde's whale, B. brydei
+ 小布氏鯨 Pygmy Bryde's Whale, B. edeni
+ 藍鯨 Blue Whale, B. musculus
+ 小鬚鯨 Northern Minke Whale, B. acutorostrata
+ 南極小鬚鯨 Southern(Antarctic) Minke Whale, B. bonaerensis
+ 角島鯨 B. omurai
* 大翅鯨亞科 Subfamily Megapterinae
o 大翅鯨屬 Genus Megaptera
+ 大翅鯨(座頭鯨) Humpback Whale, M. novaeangliae
[編輯] 參考書目
(本文為譯作,原文參見英文維基「rorqual」條目)
1. Pieter A. Folken, Randall R.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Alfred A. Knopf, 2002: p184-187. ISBN 0-375-41141-0
2. Mark Carwardine / illustrated by Martin CammDorling, 《WHALES, DOLPHINS AND PORPOISES》, Dorling Kindersley, 1995: p54-55. ISBN 0-7513-2781-6
3. 馬克‧卡沃達著;馬丁‧卡姆繪圖;陳順發翻譯,《鯨與海豚圖鑑》,貓頭鷹出版社,1997 [民86]:54-55頁。ISBN 957-9684-16-2
4. John L. Bannister, 《Baleen Whales (Mysticetes)》,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62-73. ISBN 0-12-551340-2
5. Shiro Wada, Masayuki Oishi & Tadasu K. Yamada, 《A newly discovered species of living baleen whale》, 《NATURE》,20 November 2003, Vol426: p278-281.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26/n6964/abs/nature02103.html;jsessionid=3EAA135CBCD13848C417A894CFFA5BD2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1%BB%E9%B2%B8%E7%A7%91&variant=zh-tw"
2個分類: 生物分類框 動物 | 鬚鯨科
花式球 運動
桌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它的英語官方名稱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網球」。
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擊時發出「Ping Pong」的聲音而得名,在中國就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香港及澳門等地區亦同時使用。然而,台灣和日本則稱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類運動。
桌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它起源於英國。20世紀初,桌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桌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桌球聯合會。第一屆世桌賽譜寫了桌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桌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一次。從2003年第47屆世桌賽開始,國際桌聯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多年的發展也使桌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桌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奧運會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在中國,早期的桌球運動僅在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少數大城市開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上也奪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桌球在中國被譽為「國球」。
[編輯] 簡單規則
當今的世界比賽標準用球是一個具有高彈性的空心塑料球。球直徑40毫米,重2.7克。球台2.74米長,1.525米寬,76厘米高。臺面用高密度纖維板或者類似的加工木料做成,並被塗上了一層低摩擦的專用光滑塗料。 球台被一個高15.25厘米的球網分為兩部分。球員必須配備球拍。球拍由木製球板、海綿、以及橡膠皮組成。比賽的每一分由一方球員發球開始。發球員必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然後接球員必須還擊,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然後雙方球員輪流擊球,如此反覆下去,直到有一方失分。
失分情況:
比賽中:
* 球在本方球台彈跳兩次而未擊球。
* 在球彈到本方球臺上之前就擊球。
* 未能在擊球後使球彈到對方的臺面上。(除非對方在球彈起來之前擊球)
* 連續擊球2次或以上
* 比賽期間用手按著球枱
發球時:
* 發球失誤,未能擊到球或者球下網或者出界
* 發球違例, 未能將球拋至高於15厘米或發球時球不在掌心
一方失分,則另一方得分。雙方球員輪換發球,每人一次發兩球(兩分)。國際比賽一般採用7局4勝制和5局3勝制。每局11分,先得到11分者贏得1局。每局結束交換場地。特別的,當比賽打至10比10平時,每一球均交換發球權,同時一方球員必須淨勝對方兩球才能取得這一局的勝利。決勝局中,一方球員先得到5分時需交換場地
[編輯] 桌球發展
桌球在世界範圍內作為一種娛樂項目而廣泛流行。近20年由於出色戰績中國桌球隊在世界乒壇獨占熬頭,誕生了一批如鄧亞萍,王楠,孔令輝,劉國梁,王勵勤,張怡寧等世界最頂尖選手。其他優秀選手選手來自世界各地,如瑞典、韓國等等。桌球運動在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也很流行,因此這些國家也誕生了出色的運動員。
[編輯] 商業相關
桌球運動曾被做成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的電視遊戲"Pong".
[編輯] 政治相關
1970年代,中美關係極度緊張,中國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其後中國桌球隊回訪。這成為了改善中美關係的一個新起點。不久,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這是美國總統首次來中國訪問。因此人們把這次歷史事件稱為「乒乓外交」。
[編輯] 比賽用具
球拍由膠皮、海綿、底板組成。膠皮必須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黑色。 球拍的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但是在使用材料上有一定限制,85%必須為木材,其餘可以用纖維方式出現,例如編織碳,但底板應平整、堅硬,例如法國選手埃洛瓦所使用的球拍是小提琴形狀的,但並不違反規定。
驚人合作...比人浪強一千倍
人浪、又叫做波浪舞。是種常見於體育活動(尤其是球類運動)中,在場觀眾自發在觀眾席上進行的遊戲。觀眾席上的觀眾以排為單位依照順序起立再坐下,呈現類似波浪的效果。波浪舞可以帶動觀眾席的氣氛,除了觀眾自發性的動作外,有時也會有帶頭者以旗幟等物作定位標識,領頭者會拿著大旗幟奔跑,旗幟跑到哪一排觀眾便站立再坐下,可以製造整齊劃一的效果。
人腦鬥電腦----扭計骰
扭計骰(英語:Rubik's Cube,原名 Magic Cube),是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Ernő Rubik),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
扭計骰在1980年代最流行,至今未衰。面世不久後,很多類似的玩具也紛紛出現,有些出自發明人魯比克,有些則是出自別人之手。包括4 × 4 × 4,2 × 2 × 2 和5 × 5 × 5 版的扭計骰等等
作為扭計骰的發明人,魯比克教授擁有匈牙利專利號#170062,但他沒有申請國際專利。
魔方為一种用于娱乐的玩具,最初的魔方是三阶立方体,26个小方块和一个三维十字连接轴组成。其中包含6个处于面最中心无法移动的块,12个位于棱上的块和8个角块。六个面每个有一种颜色,一般来说,标准的魔方的颜色应该是蓝、白、红、绿、黄和橙色,其中蓝綠相对、白黄相对、红橙相对。
[编辑] 基本术语
* 阶:阶数是指魔方每个边所具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就有3个小块。
*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 POP: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 DNF:即Did Not Finish指魔方复原者感觉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的情况,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