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比賽時不服氣就發脾氣打架收場



空手道 是琉球本土的武術。由於受到中國武術影響,空手道原稱作唐手。

日本空手道研究會創始人金城昭夫《空手道傳真錄》認定空手道剛柔流源自永春白鶴拳。[1]
目錄
[隱藏]

* 1 名稱由來
* 2 空手道的四大流派
o 2.1 松濤館流
o 2.2 剛柔流
o 2.3 和道流
o 2.4 糸東流
o 2.5 極真空手道
* 3 空手道的技巧
* 4 參考條目

[編輯] 名稱由來

空手道的日文からて(Karate)可以分成兩部份來看:

1. から(kara):漢字為「空」;這個字的解釋有二:一為空,空手,手無寸鐵;から(kara)亦可解釋做"唐"的意思,唐者,唐朝也,唐代中國進入盛世,唐人即是中國人。故からて(karate)亦可解做唐手,即中國的手技也。但因數十年前日本統一からて(karate)為空手,故其漢字(kanji)亦廢用唐手此名。
2. て(te):即手。

除了空手,唐手這名稱外,此武術亦曾被稱為琉球手。琉球是在中國明清兩朝時進貢給中國,位於日本南面的一個小國,當地人民常往中國,其中某些人拜師於武館後返回琉球。後來,日本佔領琉球,改名為沖繩,同時亦執行禁武、禁兵器令。但當地民眾仍群起反抗,他們以學自中國同時加入琉球本身的武術,甚至加上用作生活的工具(如打禾用的雙截棍,撐船用的槳)嚴加反抗。此種用以反抗,戰鬥的武術當然是以殺人為目標。

由於空手於琉球不同地方發展,同時亦發展出三套基本勢法-一為那霸手,一為首里手以及泊手等。

後來,此武術流入日本,經過發展分流,漸成現今的空手道。

亦有中國人指出,在中國明代中期,有一名中國武師,據記載是將軍,來到琉球,傳授武藝。據說他可以用一隻指頭提起一個人。他帶去了雙節棍、梢子、拐等兵器及技擊。後來傳到日本,稱唐手。--但次說仍有待證實

[編輯] 空手道的四大流派

以上所述三大派系「唐手」,當中「首裏手」與「那霸手」後來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傳統空手中的「四大流派」。其中「首裏手」之代表人物船越義珍先生(1868年—1957年)在其恩師糸州安恆先生過世後,於1922年第一位開始將空手從琉球傳入日本本土,因船越先生號「松濤」,其空手即被稱為「松濤館空手」(或松濤館流空手)。而「那霸手」之代表人物宮城長順先生(1888年—1953年)在其恩師東恩納寬量先生過世後,於西元一九二八年在日本京都以「三戰」型為剛之型,「轉掌」型為柔之型命名,設立「剛柔流空手道」。繼「松濤館」與「剛柔流」之後,摩文仁賢和先生(1889年—1952年)於1929年在日本大阪以其兩位恩師之名,糸州安恆之「糸」與東恩納寬量之「東」命名,「糸東流空手道」。另外「和道流空手道」則是由「神道場心流柔術」師範,兼向船越義珍先生學習「松濤館空手」之大塚博紀先生於1929年設立「和道流柔術拳法」(或和道流空手道)而創立。直到今日松濤館、剛柔流、糸東流及和道流統稱為「四大流派」。後期又有大山倍達先生的極真會空手道(注重實戰的空手道),也成為空手道的一大主要流派。各個流派級數段位安排各有不同,並且流派間段位標準不通用。基本技術、「型」也有很大差異。

[編輯] 松濤館流

松濤館流的創始人即為現代空手道始祖船越義珍(1870年~1957年),該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松濤館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所謂「南舟北馬」中的北派功夫。

松濤館流空手道共有26個規定型(套路)。其技術特徵為大開大闔,動作走直線,多用弓步大馬,注重腿法運用,是剛猛型空手道的典範。類似中國武術中的北派少林拳。因為其動作幅度大且簡潔深受歐美空手道愛好者的喜愛,在世界空手道強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空手道的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

隨著空手道運動的全球化,剛猛直接的松濤館流空手道的優勢則更為明顯。該流派的代表團體有日本空手道協會(JKA),國際松濤館空手道聯盟(SKI),國際松濤會(ISKF)等數個國際性聯盟及松濤會、松濤同盟會、松濤館、松濤聯合會、三田會、稻門會、拓空會等。其中JKA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空手道流派團體。目前全世界共有80餘個國家地區的空手道團隊加盟JKA,每兩年舉行世界比賽。該團體由船越義珍所開創,於日本昭和23年正式成立,日本文部省於昭和33年4月10日正式登記認可的公 益社團法人。

松濤館流是將沖繩唐手(空手道)介紹到日本本土的第一功臣船越義珍所直屬的流派。松濤館創始人船越義珍傳承於絲洲安恆,集合少部份剛柔流技法後定下了松濤館空手的雛型。摩文仁賢和經常與船越交流因此絲東與松濤使用類似的型。船越也將唐手改名為空手幷將柔道的色帶系統帶入空手道。此派分為社團法人日本空手協會、松濤會、松濤同門會、松濤館、松濤聯合會、三田會、稻門會、拓空會等。

[編輯] 剛柔流

剛柔流空手道的創始人是宮城長順。宮城於明治21年出生於琉球,14歲加入那霸手名師東恩納寬量的門下,18歲赴中國福建省,學習中國拳法。歸國後將獨特的技法系統化。該流系「南舟北馬」中的南派功夫,受系統來自南少林拳白鶴門。其流派的名稱就來自白鶴門流傳秘書《武備志》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剛柔吞吐身隨時應變」因此得名剛柔流。

該流派空手道有明顯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戰步、貓足立為主,講究剛柔並濟。在修行時注重「氣」、「息」、「體」的鍛煉。剛柔流共有13個規定型。剛柔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剛柔會,世界剛柔流空手道聯盟,剛柔館,剛柔聯盟,正剛館等,該流派在東南亞地區有相當大的影響,也是最早傳入中國的空手道流派之一。另外要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另一大空手道體系即全接觸式硬式空手道的代表-極真會的創始人大山倍達即是日本剛柔會開祖山口剛玄的弟子曹甯柱的學生。

剛柔流空手道根源追溯

那霸手起源於西元一八七五年。

始祖-東恩納寬量,二十二歲從日本沖繩經由水路到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尋訪名師學習中國武藝。其間經歷無數困難,如言語上的溝通,生活習慣的適應等,終於得償所願,拜得嗚鶴拳宗師謝宗祥(如如哥)為師,學習嗚鶴拳。謝宗祥本身是一位竹匠,前後東恩納先生在中國習武十五年,才拜別師傅返回日本沖繩那霸市,返國前已懂得草藥的運用技巧。

東恩納先生返回沖繩後,就全力發展和推廣從中國學習的武藝,尤其「三戰拳」套路,當時跟東恩納習武的人很多,但由於他的訓練嚴格和要求極高,所以大部份學生祇能維持一短暫時期就停學。當時一位十四歲少年名官城長順,為人克苦自律,終於成為東恩納先生的入室弟子,完成所有學習課程,並一同將「那霸手」發揚光大。一九一五年,東恩納先生仙逝時六十三歲,從此「那霸手」系就傳給給這位自律性極高的青年-宮城長順,成為一派宗師,宮城長順跟隨東恩先生習武已十五年之久。

從一九二一年至二五年間,宮城先生更多次在皇室表演「那霸手」技巧,屢獲好評。一九二六年,年三十八的宮城先生還成立了空手道武術學會,即空手道研究會,同時有花城長荿,喜朝屋,本部朝基及萬文仁賢和(系東流始創人)輪流授徒。

一九二七年,柔道始祖迦納治五郎被邀請到東京參加聚會,宮城宗師當場表演那霸手套拳,而柔道始祖感到這些套拳非常充實,隨後宮城先生再示範一些捽跤和擒拿技巧,並解釋以上技巧在應用於運氣和適當的呼吸之重要性,柔道始祖對此印象極深,緊記於心。

一九三零年後,古武道比賽及其它很多由日本政府贊助的主要武術賽事中,柔道始祖均推薦宮城先生用沖繩「那霸手」的技巧作示範表演。

一九三零年,宮城先生的大弟子新裏仁安,在全日本武術大賽中示範表演後,被古武道弟子問及其那霸手拳套應屬何派系時,新裏仁安無從回答,因為當時並無必要立定一個名稱作派系,而當時沖繩還有三個不同的派系在武術界中流傳著,即泊手(Tomari-Te),首裏手(Shuri-Te)和那霸手(Naha-Te),它們全部都源自中國少林功夫,而這三個派系均以鄉村名稱而別,總稱為「唐手」。新裏仁安返回沖繩後,向師傅提及有關派系名稱這個問題時,宮城先生覺得有此需要,定名為「剛柔流」,以便這種武術技巧發揚光大,同時更正式知會其他日本武術學校。

「剛柔流」是剛猛勁力與柔和技巧配合成之武學,流是派別,故剛中帶柔,柔中帶勁,相輔相成。宮城先生是首位將中國武術演變成獨立流派的武術家。「剛柔流」空手道由宮城先生於一九三三年在日本武道會正式註冊,故在一九三三年前稱「唐手」,而一九三三年則為「空手(Karate)」(日本語〔Nihongo〕漢字〔Kanji〕的寫法),「空手」解釋為徒手或無武器的自衛術,有些大師傅更稱為「空手道」(KarateDo)。

一九四六年第二次大戰後,宮城先生為沖繩市政府體育協會及沖繩員警訓練學院傳授空手道技巧。接著,空手道從沖繩發展遍及整個日本,宮城長順被稱為「戰士紳仕」,繼而成為空手道之父。

[編輯] 和道流

和道流空手道的創始人為大塚博紀,大塚博紀出生於明治25年。6歲起學習柔道。於大正9年到船越義珍的明正塾學習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揚心流柔術。大正 13年,在皇居濟寧館道場舉行的舞蹈演武會中參加琉球唐手術表演,大塚博紀表演自創的「唐手術亂取形」(現代空手道中的約束對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劍白刃」博得好評。以此為契機,大塚博紀在昭和8年5月創設「和道流」即將空手道與日本柔術合而為一的意思。該流派受到「神道揚心流」柔術的影響頗深,其中「別」、「流」、「押」、「引」、「入身」、「轉身」等更是柔術的技法特徵。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鬥技術,是極少數在格鬥中能體現流派特徵的空手道,該流派出現了許多空手道格鬥比賽冠軍。同時該派空手道也屬松濤館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濤館流的影響,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和道會,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聯盟等,和道流最大勢力是在日本的大學和學校,以東京大學、東京農業、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齒科、東京工業、東京外語、北海道、熊本工業、福岡等高校體育聯盟中空手道強校為中堅力量。現任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事務局長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編輯] 糸東流

糸東流的創始人摩文仁賢和生於明治22年琉球首裏市,為日本古代名將鬼大城之後人,其先人因戰功被德川家康將琉球島其中一島叫「摩文仁」島賜封,因而易姓為「摩文仁」。流祖自小天資聰慧,對武術悟性甚高,13歲時成為當時有「拳聖」之稱的琉球名武術家、首裏手派大師糸洲安恆先生所賞識收為入室弟子,盡得其所傳。糸洲安恆臨終時也不忘對他培育,20歲時將他推薦給另一位那霸手空手道大宗師----東恩納寬量先生,繼續學習「那霸手」武術及由中國南少林寺傳來之動態氣功。後又學習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學習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械。摩文仁賢和於昭和3年上京,在到達日本本土的琉球唐手家中,完全學會首裏手和那霸手的僅摩文仁一人而已,結果他能盡得兩派精箤。

在1915年,他的兩位師父先後去逝,其後為了紀念兩位恩師,他用了兩位師父之名字的第一個字,於昭和9年(1927年)在日本大阪開創了自己的空手道流派 - 「糸東流」。流祖教導門人認真,絲毫不苟,他不但要求門下弟子刻苦耐勞,對他們的品格修養也特別重視。在訓練方面,流祖不但融會貫通「首裏手」和「那霸手」之武術,還加上了日本古代的擒拿術,傳統的居合劍術和多田派的釵術、棒術及雙節棍術。時至今日,糸東流不但已成為世界四大流派之一, 而且還是目前把空手道保存得最完整的、最完善的空手道武術流傳後世。糸東流的特點是以「守、破、離」三字來總結,即對型的忠實遵守而後應用最後獨立,以此獨特的方法來修行空手道。而且糸東流空手道極其重視空手道精神的修養,開祖摩文仁賢和極強調糸東流空手道為「君子的拳」是為修行圓滿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進行空手道修行。

摩文仁賢榮 (摩文仁賢和之長子) 在1918年2月13日於沖繩的首裏市出生。他早在幼年時已開始練習空手道,其後也分別學習劍道及柔道。而在1952年摩文仁賢和死後把糸東流命名為「糸東流空手道養秀會」, 且到世界不同地方繼續發展糸東流空手道。

糸東流空手道一共有47個規定型,是四大流派中規定型最多的,也是排選手代表日本參加世界空手道比賽中型比賽最多的流派。糸東流的型是其流派的一大特色。糸東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糸東會,世界糸東流空手道聯盟,林派糸東流、正氣會、修交會、修道會、聖心會、明武會等。自1989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級空手道比賽。

[編輯] 極真空手道

極真空手道的創辦人為大山倍達,他少年時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曾跟隨中國拳師學習過拳法。回到日本後,一直多年學習剛柔流及松濤館空手道,十七歲就取得了松濤館空手道黑帶二段,20歲時更考獲四段之佳績。同時,20歲的他亦成為柔道黑帶四段之高手。

1946年,受剛柔流空手道大師曹甯柱的影響,大山倍達選擇了山梨縣延山作為修煉之地,尤其一名門生陪同下,但最終由於食物來源的短缺,大山倍達被迫中止了他原本修煉三年的年頭。後來,他再次進山修煉。這次他選擇了千葉縣清澄山作為他自我提升的地方。為了這次的修煉,他每天練習十二小時,每天不停地在寒冷的瀑佈下練習,徒手擊碎石塊。晚上,大山倍達會以冥想和靜思來作為心靈上的鍛煉。經過了十八個月的艱苦磨煉,大山終於回到了文明社會。這是他感到自己脫胎換骨,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為了測試自己的實力和宣揚其提倡的實戰空手道,大山倍達於1950年開始,分別於52頭公牛交戰,結果三頭當場死亡,另外四十二頭公牛的牛角皆被他的空手道徒手刀砍掉。1952年,大山倍達遠赴美國多個地方,公開示範他所主張的武學。期間,他將所有270個對手全部擊敗,大部分他都以"一擊必殺"的招式取得勝利。而每一場對決都在三分鐘內分出勝負。

經過數十年的空手道練習和總結,他感到儘管所學的空手道威力強大,能一擊必殺,但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在組手上一直遵循"寸止"的方式。(顧名思義,在寸止賽例中,所有攻擊動作,必需在觸碰到對手身體前一寸時停止,否則就算違規)但這大大影響了一個練習者的功力發揮,與實際格鬥相太大。

後來他提倡"武道空手"及"技術在力量中的觀點。在極真空手道的賽例中,參賽者不穿任護具,以全接觸式來進行比賽。除了禁止以手攻擊頭部和禁止進攻襠部外,其餘部分皆可直接攻擊,且不分體重級別。"全接觸式"的比賽,就是極真空手道聞名於全世界的風格。1965年,大山倍達在日本創立了極真會。並每隔四年舉辦一次全世界空手道大賽,至今從未間斷。

在1994年,大山倍達去世後,由其弟子松井章圭接任極真會館館長,後蘆山初雄,長穀川一幸,松島良一,綠健兒等從極真會裏分離出來,獨自創建了空手道組織,各自舉辦自己的活動,比賽等,並彼此之間互不承認,但他們仍是以極真空手道為練習內容。目前松井章圭的極真會母體為全世界最大的極真會組織,擁有其百分之九十多的人數,並為各界所認可。

[編輯] 空手道的技巧

空手道是巧妙應用拳、腳,探究勝負的原理,進而達到超越勝敗的境地,是磨煉精神、體魄、技術,探究真、善、美的動態的禪道。通過不懈的鍛煉、嚴格艱辛的競技,掌握高級的護身之技,養成強健的身體和健全的精神,以信心和勇氣努力實踐,從而爲人類社會的正義、和平、發展作出積極的確可以做出某種程度的貢獻。 要特別注意,空手道的道十分重要,也就是空手道的精神,是空手道最根本的精髓。